顶俩健康

动脉分叉处斑块是怎么形成的

问题描述:请问动脉分叉处斑块是怎么形成的?
发布于2022-03-18・浏览2342次

优质回答

顶俩健康专家团
精创内容 三审三校

动脉分叉处斑块的形成,主要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等危险因素,以及血管内膜损伤、炎症细胞和脂质的沉积,以及血液在动脉分叉处形成的漩涡有关。其中,血液在动脉分叉处的漩涡会使得该处受到血流冲击最大,容易造成内膜损伤和血小板聚集,从而导致斑块的形成和血栓的形成。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吸烟等危险因素,会导致血管内膜的损伤。内膜一旦受损,炎症细胞和代谢异常的脂质就会渗入血管内膜下,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在动脉分叉处,由于血流冲击力大,血液容易形成漩涡,使得该处的内膜更易受损。内膜损伤后,炎症细胞和脂质会沉积在内膜下,形成斑块。

斑块形成后,由于内膜的损伤,该处的血小板容易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血栓如果脱落,还会引起远端的动脉栓塞,如颈动脉分叉部的斑块脱落后形成的血栓,就可能导致脑梗。因此,上述情况不能忽视,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提示:科普内容不作为诊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