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描述:请问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的作用是什么?
发布于2022-04-26・浏览2256次
优质回答
顶俩健康专家团
精创内容 三审三校
克氏针是一种骨科手术中常用的内固定材料,主要用于骨折复位后的固定。通过将克氏针穿过骨折端,可以将骨折端固定在一起,保持骨折端的稳定,避免骨折端移位和再次骨折。
克氏针固定通常用于小块骨折或撕脱骨折的固定,也可用于维持骨折复位后的位置,直至骨折愈合。
克氏针固定后,需要定期进行X线检查,以确保骨折端的对位和愈合情况。当骨折愈合后,克氏针通常会被取出。
需要注意的是,克氏针固定并非适用于所有骨折,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提示:科普内容不作为诊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相关问答
-
克氏针固定后的恢复情况如何克氏针固定常用于骨折、肌腱损伤等疾病的治疗。克氏针固定后的恢复情况与患者的年龄、损伤程度、治疗方案和康复措施有关。一般情况下,年轻患者、损伤程度较轻、治疗及时且康复措施得当,克氏针固定后恢复较好。
-
胳膊克氏针固定后什么时间应取出胳膊(上肢)克氏针固定后,通常会在1~2个月内取出,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延长到3~4个月。取出克氏针的具体时间取决于骨折的愈合情况,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
-
克氏针固定两个月未拆除怎么办克氏针一般用于骨折或肌腱损伤等手术的内固定。克氏针固定两个月未拆除,如果没有不适,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出现局部疼痛、感染、影响活动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