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俩健康

如何正确地在脚踝骨折后下地行走

问题描述:请问如何正确地在脚踝骨折后下地行走?
发布于2022-05-11・浏览2213次

优质回答

顶俩健康专家团
精创内容 三审三校

脚踝骨折后下地行走的时间需要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式来决定。一般来说,在骨折后的6到8周内,需要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辅助行走,后期循序渐进进行脱拐活动。

1、准备:在开始行走前,需要确保骨折已经得到了正确的固定和治疗。同时,需要穿戴合适的鞋子,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稳定性。

2、热身:在开始行走前,需要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以增加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和关节活动度练习,如脚踝旋转、屈伸等。

3、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在最初的几周内,需要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辅助行走。拐杖或助行器可以帮助分担体重,减少对脚踝的压力。

4、逐步增加负重:在开始行走时,需要逐渐增加脚踝的负重。可以先在不负重的情况下进行步行练习,然后逐渐增加负重。

5、注意姿势:在行走时,需要注意姿势,保持身体直立,避免向前或向后倾斜。同时,需要注意脚踝的位置,避免内外翻。

6、控制行走时间和强度:在开始行走时,需要逐渐增加行走的时间和强度。不要过度使用脚踝,以免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7、注意疼痛和不适:在行走过程中,需要注意脚踝的疼痛和不适感。如果出现疼痛或不适,需要停止行走并及时就医。

总之,在脚踝骨折后,下地行走需要谨慎和逐步进行。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适应。

提示:科普内容不作为诊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