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俩健康

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

问题描述:请问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
发布于2022-05-28・浏览1869次

优质回答

顶俩健康专家团
精创内容 三审三校

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降低血小板聚集能力,以及选择性抑制血管壁前列腺环素合成。

阿司匹林是一种环氧化酶抑制剂,可以抑制COX-1和COX-2两种环氧化酶。在人体内,血小板主要含有COX-1,阿司匹林对其的抑制是不可逆的,因此,一旦血小板的COX-1被抑制,这种抑制效果将持续到血小板的整个生命周期,约7-14天。

阿司匹林还可以抑制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环素E2和血栓素A2的前体,进而抑制血栓素A2途径的血小板聚集。血栓素A2是一种能够使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的物质,对血栓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服用阿司匹林后,约一周时间内,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能力被完全抑制。

阿司匹林的抗血栓作用还与剂量有关。小剂量阿司匹林(每日50-100mg)对前列腺环素I2合成的抑制作用较小,而对血栓素A2合成的抑制作用较强;大剂量阿司匹林(每日300-500mg)则对两者的合成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但由于抑制了COX-2活性,会导致血管壁前列腺环素I2合成减少,可能会降低阿司匹林的抗血栓作用。然而,由于血栓素A2合成占优势,完全抑制血栓素A2和前列腺环素I2的合成对抑制血小板聚集是有利的。

在临床上,小剂量阿司匹林一般用于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大剂量则常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支架内血栓的防治。然而,阿司匹林使用也需注意副作用,如上消化道的溃疡和出血等。

提示:科普内容不作为诊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