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皮炎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问题描述:请问药物性皮炎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发布于2022-04-03・浏览2266次
优质回答
顶俩健康专家团
精创内容 三审三校
药物性皮炎是指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栓剂使用等途径进入人体后所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是药物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药物性皮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用药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为远离过敏原,并根据病情对症治疗。
1、诊断:
(1)有明确的用药史:药物性皮炎患者在发病前常有明确的用药史,如使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等。
(2)典型的临床表现:药物性皮炎的皮损多呈泛发对称性,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大疱等多种形态,常伴有瘙痒、灼热感等不适。
(3)实验室检查:药物性皮炎患者的血常规检查常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肤斑贴试验常呈阳性,可帮助确定致敏药物。
2、治疗原则:
(1)远离过敏原:一旦确诊为药物性皮炎,应立即停用引起过敏的药物,避免再次使用。
(2)对症治疗:根据病情可遵医嘱选择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葡萄糖酸钙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使用外用药物,如炉甘石洗剂、3%硼酸溶液、地塞米松软膏等。
药物性皮炎患者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提示:科普内容不作为诊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