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里的斑块是怎么形成的
问题描述:请问血管里的斑块是怎么形成的?
发布于2022-03-17・浏览2210次
优质回答
顶俩健康专家团
精创内容 三审三校
血管里的斑块是由血管内皮损伤和脂质代谢异常导致的,进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当血管内皮损伤时,血液中的脂质(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会进入损伤部位,被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摄取,并在这些细胞内形成脂质沉积物。
这些沉积物被称作“泡沫细胞”,它们和一些细胞因子一起促进了内皮细胞向外分泌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这些分子吸引其他的致炎细胞(如血小板和粒细胞)到达血管损伤部位。
这些致炎细胞中的血小板会释放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它能刺激平滑肌细胞生长形成内膜下的结缔组织,从而形成斑块。这个斑块中心有大量的脂质泡沫细胞,周围则是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的大量增生,斑块内还含有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斑块形成后,斑块内的脂质和细胞壁碎片可以被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总的来说,血管里的斑块形成是由细胞损伤、脂质沉积和发炎反应等复杂的过程导致的。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必须依赖于控制危险因素,例如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等,并采取良好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提示:科普内容不作为诊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