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软瘫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描述:请问下肢软瘫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于2022-03-30・浏览2249次
优质回答
顶俩健康专家团
精创内容 三审三校
下肢软瘫即下肢肌肉力量减弱或丧失,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有关,常见的原因包括过度劳累、脊髓病变、脑血管疾病等。
1、生理性因素:长时间的站立、蹲起等姿势可能会导致下肢肌肉疲劳,引起下肢酸软、无力,通过休息和拉伸等方式即可缓解。
2、病理性因素
(1)脊髓病变:如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等疾病,可损害脊髓神经,引起下肢软瘫。
(2)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可损害大脑运动中枢,引起下肢软瘫,常伴有下肢感觉减退、大小便障碍等症状。
(3)吉兰-巴雷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可损害多数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引起下肢软瘫。
(4)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
(5)周期性瘫痪: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肌肉疾病,常伴有血清钾离子浓度改变,包括低钾型周期性瘫痪、高钾型周期性瘫痪、正常钾型周期性瘫痪等类型。
下肢软瘫还可能与其他原因有关,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等。
如果下肢软瘫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提示:科普内容不作为诊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