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俩健康

什么是低密度胆固醇

问题描述:请问什么是低密度胆固醇?
发布于2022-03-22・浏览2284次

优质回答

顶俩健康专家团
精创内容 三审三校

低密度胆固醇是一种主要由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转化而来的脂蛋白,其主要作用是将胆固醇转运到肝外组织,而其升高则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低密度胆固醇,常被人们称为“坏胆固醇”,主要因为它可以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低密度胆固醇主要来源于饮食和肝脏的合成,其代谢主要依赖于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结合活性。正常情况下,肝脏会通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将低密度胆固醇从血液中清除。

然而,一旦体内的低密度胆固醇含量过高,就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此外,体内60%-70%的胆固醇存在于低密度脂蛋白中,因此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主要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所致。

因此,降低血清中的低密度胆固醇被视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首要目标。具体的方法包括饮食调整、增加运动量以及服用降脂药物等。同时,定期进行血脂检查,了解自己的血脂状况,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

提示:科普内容不作为诊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