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俩健康

骨量低应如何治疗

问题描述:请问骨量低应如何治疗?
发布于2022-06-19・浏览1997次

优质回答

顶俩健康专家团
精创内容 三审三校

骨量低,一般是指骨密度降低,是骨质疏松症的表现,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1、一般治疗:包括均衡饮食、适当运动、避免吸烟饮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等。

2、药物治疗:包括钙剂、维生素D 、抗骨质疏松药物等。

(1)钙剂:充足的钙摄入可以减缓骨丢失,增加骨密度,推荐成人每日钙摄入量为800毫克(元素钙),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摄入量为1000~1200毫克。高钙食物包括牛奶、酸奶、奶酪等奶制品,豆腐、豆浆等豆制品,海带、虾皮等海产品,以及某些蔬菜(如菠菜、西兰花、油菜)。必要时可补充钙剂,如碳酸钙、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等。补充钙剂需适量,高钙血症时应避免使用。

(2)维生素D:充足的维生素D可以帮助钙的吸收和利用,提高骨密度。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皮肤中的阳光照射,也可从食物或补充剂中获得。推荐成人每日维生素D摄入量为400IU(10微克),65岁及以上人群每日维生素D摄入量为600IU(15微克)。必要时可补充维生素D制剂,如维生素D2、维生素D3。补充维生素D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和安全性,定期监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避免维生素D过量。

(3)抗骨质疏松药物:包括骨吸收抑制剂(如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等)和骨形成促进剂(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这些药物可以减缓骨丢失,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药物的副作用。

3、康复治疗:对于已经发生骨折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康复工程等,以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运动功能。

出现骨量低时应及时就诊,遵医嘱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提示:科普内容不作为诊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