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时粪便颜色变化是什么原因
问题描述:请问黄疸时粪便颜色变化是什么原因?
发布于2022-02-18・浏览2345次
优质回答
顶俩健康专家团
精创内容 三审三校
黄疸时粪便颜色变化是由于胆红素代谢产物的异常排泄引起的。正常情况下,胆红素会在肝脏被代谢成尿胆原,经胆管排入肠道,随着粪便排出体外。而在黄疸患者中,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受到影响,导致粪便颜色发生改变。
黄疸可分为三种类型: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这三种类型的黄疸都会影响粪便的颜色。
1、溶血性黄疸:由于过多红细胞破坏,体内胆红素生成过多,超过肝脏排泄的能力,导致血清胆红素升高。粪便颜色可能变深。
2、肝细胞性黄疸:肝脏功能受损,无法正常处理胆红素。此时,粪便中尿胆原减少,粪便颜色可能变浅。
3、梗阻性黄疸:胆管受阻,胆汁无法排入肠道。此时,粪便中胆原严重减少或消失,导致粪便变成灰白色或淡黄色。
若粪便颜色发生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诊断和治疗潜在的疾病。医生会根据黄疸的类型及相关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提示:科普内容不作为诊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